为加强粮食加工品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依托绥化区域实际,采取拉网式查、针对式管、服务式督“三项举措”加强监管,压实落靠经营者主体责任,确保粮食加工品销售环节食品安全。[详细]
5月7日,天水市食药安委办组织召开天水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推进视频会议,对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详细]
5月9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全省春耕春播及农产品稳产保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5月7日上午,兰州市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动员大会。[详细]
5月9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全省春耕春播及农产品稳产保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5月6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8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检出不合格食品27批次。其中,餐饮食品(含餐饮具)不合格11批次,糕点不合格1批次,肉制品不合格3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9批次,饮料不合格3批次。[详细]
有自媒体暗访爆料了百果园门店“果切”产品的各种问题,比如小果冒充大果、长霉变坏的果子依然用、隔夜果切继续卖等等。对于所爆出的问题,品牌方百果园承认了问题,表示道歉,并公布了整改方案。[详细]
5月6日,有博主发布一则关于“暗访百果园”的视频,视频中提到涉事门店把变质水果做成果切,发霉的苹果也不理不问,继续售卖,对于总部禁止销售隔夜水果的要求也熟视无睹,同时还存在小凤梨当大凤梨售卖,鱼目混珠,欺骗顾客的行为。7日凌晨,百果园在官方微博上发布致歉声明称,经查,涉事门店存在将水果违规分级、售卖隔夜果切水果、故意躲避总部检查相关问题。[详细]
近日,市场监管部门接市民举报,反映上海市黄浦区露香客食品商店销售的商品价格高,存在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经查,当事人主要在线上提供蔬果团购服务,自2022年3月25日至案发,其销售的相关商品在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进销差价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黄瓜、番茄进销差价率分别为314.58 %、182.72%, 较2022年3月13日至3月19日期间的最高进销差价率分别上升了约173%、78%。[详细]
榆林市2022年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之六:刘某某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西凤酒案。[详细]
以下是食品伙伴网汇总的食品资讯一周热闻(5.1-5.7)。[详细]
近日,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举报,反映在某网络平台有一家名为“大嘴超市”的线上店铺,销售的商品价格非常贵,有趁着疫情哄抬物价的情况。针对上述举报,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开展调查。[详细]
辅食,是婴儿获得所需营养素的辅助来源。随着育儿观念变化,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婴幼儿辅食产品市场日渐红火。那么如何选购品质好的婴幼儿谷类辅食产品?下面请听小编娓娓道来。[详细]
5月5日上午,汕头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逸夫同志带队到龙湖区汕头市奕大食品有限公司、汕头万象城卜蜂莲花精品超市、花潮料理艺食馆等餐饮店开展督导检查。[详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意见》,六安市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初步探索了一条新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食品安全由政府部门监管,正转变为多部门多维度社会共治的局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