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赵玲等研究发明的“一种胶原蛋白肽螯合亚铁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公告日2021年7月2日,专利号:ZL2017109738768。[详细]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在工程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化学工程杂志》,中科院一区TOP,IF=13.273)在线发表了论文《新型天然微生物保鲜剂乳酸链球菌肽/银耳多糖/植物乳杆菌及其对香肠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影响》。[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领衔成功解码了萝卜属11个具有广泛种、亚种和变种代表性的基因组,构建了属级多层次的泛基因组,研究揭示了栽培萝卜、野生萝卜和杂草萝卜之间的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和基因交流,以及基因组演化特点和机制。该研究对后基因组时代萝卜属乃至整个十字花科植物的起源演化研究和基因资源挖掘、现代生物育种、种质资源保护、杂草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8月13日上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带领副院长余应弘、科技处处长彭选明,在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书记张德咏,副主任陈红怡、王伟平、袁定阳、李莉及赵炳然研究员陪同下,到长沙县春华镇镉低积累杂交稻制种基地考察。[详细]
近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加工所粮油加工研究团队孙洪蕊为第一作者,康立宁研究员、南喜平研究员、刘香英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题为“Effects of treatment methods on the formation of resistant starch in purple sweet potato”的研究论文在农林科学1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影响因子7.514)在线发表。[详细]
8月15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1年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和经费安排情况,2021年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一批)拟支持 198个项目,包括高新技术、社会发展、现代农业三类,安排经费9209万元。[详细]
近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所作物分子育种研究与应用研究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相关团队,在线发表题为“Resequencing 250 Soybean Accessions: New Insights into Genes Associated with Agronomic Traits and Genetic Networks”的重要研究论文。[详细]
近日,质标中心农产品产地溯源与真伪识别研究团队在国际食品科技领域知名期刊《Food Control》(IF: 5.548))发表了学术论文“Geographical Authentication of Peach in China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Combined with Multielement Analysis of Peach Juice”,李安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潘立刚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联合稳定同位素与矿物元素分析技术,成功实现了北方地区6个产地的大桃鉴别。[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江艳华等研究发明的“源于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宽谱裂解酶及其抗菌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公告日2021年7月13日,专利号:ZL2018103351879。[详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姚善国研究组从NaN3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中,鉴定到一个籽粒和叶夹角同时增加的pow1 (put on weight 1) 突变体。[详细]
该研究发现小麦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信号通路中的BES/BZR转录因子TaBZR2通过提高几丁质酶活性赋予小麦对条锈菌的广谱抗性。[详细]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基因编辑团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在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9篇高水平SCI论文,其中仅Molecular Plant就有3篇。在专利方面,也系统性申请了30多项基因编辑技术专利。近日,所申请的DisSUGs系统等7项基因编辑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领衔成功解码了萝卜属11个具有广泛种、亚种和变种代表性的基因组,构建了属级多层次的泛基因组,研究揭示了栽培萝卜、野生萝卜和杂草萝卜之间的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和基因交流,以及基因组演化特点和机制。该研究对萝卜属乃至整个十字花科植物的起源演化研究和基因资源挖掘、现代生物育种、种质资源保护、杂草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2021年6月,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邱益彬博士在工程技术学科领域一区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影响因子9.381)发表了题为“Current advanc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hyaluronic acid with variable molecular weights”的综述论文。[详细]
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所基本业务费、博士后科研启动金项目的资助下,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张圆圆等人开展的“微囊藻毒素诱发鲤鱼肠道铁死亡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