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花生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青岛华大共同开发了适用于花生等非模式植物的高分辨空间转录组制备技术,使用华大自主研发的500 nm微球阵列芯片,完成了对花生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空间信息检测,首次绘制了非模式植物空间基因表达图谱,为植物微观结构和基因功能研究架起了新的桥梁,为植物发育和作物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团队开展了揭示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棉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棉花生长、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工业作物与产品(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上。[详细]
6月24日,全国农技中心线上组织6月全国花生生产技术会商,交流当前花生备耕播种和苗情长势情况,分析有利不利因素,提出下一步田间管理重点。[详细]
郭建华代表提出的关于在深入推进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中促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现答复如下。[详细]
花生遗传育种团队以提高我国花生单位面积产油量为目标,聚焦高含油量、高油酸、高产、抗黄曲霉和青枯病等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系统开展了花生高产油遗传基础、高效育种技术、优异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的链式创新,在高产油抗病花生新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提高品种的含油量、产量和抗病抗逆性以保证高油、高产、稳产,大幅提高了花生品种的单位面积产油量,为保障国产植物油有效供给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详细]
2023年8月28日,巴西政府公报发布505745999号通告,将花生中联苯菊酯(Bifenthrin)的景大残留限量由1.5mg/kg(该错误限量发布于2023年6月1日政府公报刊载的IN N0227号指令)更正为0.5mg/kg。[详细]
5月24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今年第二次全国花生生产技术会商,分析当前花生苗情长势和有利不利因素,提出当前及6月份田间管理重点。[详细]
5月21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所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杂志Field Crops Research(IF=5.224/中科院分区一区)上在线发表了学术论文。该论文从产量形成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干物质和氮的积累和转运入手,阐明了间作效应对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以及氮素响应机制,为玉米/花生间作体系的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进一步挖掘了玉米/花生间作体系减肥低碳发展的生态价值。[详细]
该研究针对异源多倍体物种基因组组装中亚基因组识别的难题,开发出异源多倍体亚基因组识别的新算法,对从亚基因组角度探索同源基因的功能分化及后续基因组演化相关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详细]
近日,各企业2021年半年报已经发布,食品伙伴网汇总了17家调味品企业2021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海天味业、梅花生物等7家企业营收利润双增长;莲花健康、苏盐井神等8家企业增收不增利,还有2家企业营收利润出现双降。[详细]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3年7月13日,欧盟通报我国出口花生和茉莉绿茶不合格。[详细]
近日,赤峰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申报的两家葵花生产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这两家企业分别是赤峰洽林商贸有限公司和赤峰市席记食品有限公司。[详细]
2022年花生科学施肥指导意见。[详细]
2023年6月14日,智利农业部发布第3571号决议,修订带壳和无壳花生植物检疫进口要求。该决议自在官方公报上公布之日起生效。[详细]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普陀山分局组织开展的食品抽检中发现1批次不合格花生米(生),现将不合格花生米(生)核查处置情况通告如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