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食品安全
2023年是新修改种子法实施的第三年,也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三年,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果加快涌现。自我国1997年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累计申请量达76914件,累计授权量超过3万件,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近94%,为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目前全国推广面积排名前10位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品种中,授权品种占比达90%,其中98%为自主选育品种。[详细]
2024年第一季度,越南四类农产品出口额超10亿美元,其中,木材达23.2亿美元,增长26.8%;蔬果达12.3亿美元,增长25.8%;大米达13.7亿美元,增长40%;咖啡达19亿美元,增长54.2%。[详细]
为维护春节期间市场秩序,守护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月4日,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承办“年夜饭”餐饮单位,由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食品安全总监李东升带队开展节前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检查,市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详细]
经过10多年积极谈判,越南安江省数十吨扁籽芒果、金合欢芒果、绿皮芒果已正式出口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市场,从而为安江省芒果征服要求苛刻的市场带来了机会。[详细]
据菲律宾《商业世界报》3月26日报道,菲植工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菲已进口88.7万吨大米,比2023年第一季度进口总量增长10.6%,表明今年进口量大幅增加。[详细]
在红海事件给越南蔬果对欧美的出口活动带来诸多困难的背景下,若能有效利用东盟附近市场的优势,越南蔬果出口额仍可保持增长势头。[详细]
2024年1月12日至1月29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餐饮业食品安全大检查中发现问题7处,现通报如下。[详细]
为保障食物安全及公众健康,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及环境卫生部于农历新年假期前加强巡查全港多个持牌食物业处所,确保供不经烹煮而食用的蚝(生蚝)在适当温度下贮存。[详细]
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4月3日报道,菲农业部植工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菲大米进口量同比增长24.2%,达99.6万吨。[详细]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对我国乳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指导方针。其中特别强调了完善液态奶标准体系,规范复原乳标识以及推动鲜奶消费增长,这标志着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正致力于构建更高品质、更透明的乳制品市场环境。[详细]
据菲律宾《GMA新闻》和《菲律宾星报》3月11日综合报道,菲参议员图尔福表示,国家粮食局(NFA)官员命其质检部门作假,将15万袋库存优质大米鉴定为临期劣质大米,以压低价格向特定私人贸易商出售,却对本应优先的地方政府采购要求进行压缩。[详细]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最新发布的预期种植报告,美国农民2024年的种植规划将呈现"减少玉米、增加大豆"的趋势。[详细]
近期,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餐饮业食品安全大检查,对房山区4家餐饮门店进行了依法查处,现将查处情况通报如下。[详细]
4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口斯里兰卡鲜食菠萝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斯里兰卡鲜食菠萝进口,标志着菠萝将成为继香蕉之后斯里兰卡获得中国海关总署准入的第二种水果。[详细]
据《菲律宾星报》3月12日报道,菲国家减灾委员会(NDRRMC))11日表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以来,菲农业部门损失已达12.3亿比索(约1.6亿元人民币),受灾农渔民已达29409名,受灾农作物面积已达26731公顷。[详细]